2022-10-19 02:07:01
6151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6151.xyz
点击上方“医学之声”,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医学之声
导语:上海一年入百万夫妇逃避核酸,故意携带病毒出入公共场所,如此“投毒”行为警方通报了...
从2020年春节开始的“新冠”,已与人类“相伴”近三年之久。
或许是防疫长期带来的疲惫感,让人们对新冠的存在也逐渐变得麻木。自觉带口罩的人减少,不认真扫码的人增多,在低风险地区也存在大批忽视日常防护的人群。
如果说日复一日的检测与防护会使人逐渐将新冠常态化,尚且情有可原,无论是谁都会在长期防疫的大环境下有所松懈,因为新冠已经伴随我们太久太久。
但如果这种“松懈”和“麻木”,是有意为之呢?
01
居民楼,拉线,大白。
这几乎成为上海人最常见的风景。
在之前上海疫情最严重的那几个月,曾经有认识的出租师傅说:
“以前这条路跑满了车,现在人影都见不到。”
上海被称为“魔都”,来到这里的人无不见识过南京路的灯火辉煌,浦东新区的人流车海。
即使疫情管控,这座滚动着黄金的城市也没有停止它的活力,对于大多数在此生活、工作,尤其是只身闯荡的打工人来说,尽早稳定疫情、结束封控,才能够回归到日常生活。
在各方人员的努力下,沉寂了几个月的上海终于重归烟火气。
然而在这座城的内部,却发生了这种让人心寒和愤怒的事。
十月一黄金周第一天。
上海警方通报,一对夫妇在明知有可能感染新冠的风险后依然选择逃避核酸,找人代检。
并且在此后多次进出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处,目前已造成病毒传播。
这一举措,无疑是给封闭了三个多月的上海雪上加霜,如果这两个人成为“超级感染者”,那么刚刚放宽些许的上海又要进入封闭状态,无数防疫人员的心血化为泡影。
也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在人流量如此密集的上海,会不会爆发大规模感染,而这些隐匿在人群的感染者又会不会把自身的病毒无意识地携带到其他省市。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会摧毁至今为止的努力。无论是哪一种走向,都是对防疫人员辛勤抗疫成果的践踏,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极大的不负责。
在庞大的群体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成为害群之马。
为了私人利益,去破坏别人的努力,打扰别人应有的幸福。
涉事的夫妇,男方是申万宏源证券的研究所副所长,女方是研究员,夫妻年薪几百万,均接受过高等教育。
如此可以被化为“社会精英”的两人,却要故意传播病毒,触犯法律,人人喊打?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
私欲,开始在并不平静的大环境下崭露出它的獠牙。
02
对于上海来说,这样的“投毒”不是第一次。
输入“上海投毒”这四个字,还能看到更加骇人听闻的事件。
半年前,有一对母女,在凌晨乘车出发。
她们声称自己没有健康码,用工作人员的手机登录显示是绿码后,离开了上海。
她们清晨到达杭州,在车站开相关文件,保证书,与工作人员密接二十分钟。
此后,这对离开时行色匆忙的母女,在一号、二号、四号地铁站多次换乘,闲逛了一个多小时。
全程没有佩戴口罩,暴露在早高峰的空气中。
11点,又是一个高峰时段,她们来到万象城逛街一小时。
12点,进入来福士,穿行在各个有大批人员停留的点位,购物、吃东西、喝咖啡,从六楼闲逛到一楼,每一层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她们没有目的性,只是单纯的进入每家商铺。
终于在晚上八点返回一家咖啡店,医务工作人员找到了她们,给她们提供防护服并问责。
在问责的过程中,这一对母女不仅露出得意的笑容,还告知医务人员她们明确知道自己是阳性。并且全程无视工作人员的责问,在携带病毒的情况下不戴口罩。
当晚十一点,来福士停业封闭。
而大量来此消费的人群,也只能席地而坐等待检测,并从即日起开始14天的隔离观察。
一对母女,在明知自己感染的情况下,隐瞒真实情况特意从凌晨赶到杭州,只是为了来到人流密集的商场逛街。
这不仅是情理不通的行程,背后的原因更令人细思极恐。
如此大费周章传播病毒,牵连了无数的人,搅乱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安宁,只换来一个得意的笑?
疫情之下,还有多少“魔幻”是我们不知道的?
03
不止是上海,北京也有类似的案例。
作为中国的政治心脏,也是千万级别人口的大都市,一旦病毒在其中扩散开来,将会是一场“大海捞针”式的搜寻,也比不上病毒惊人的传染速度。
截止6月9日,在北京的天堂超市酒吧爆发的一场感染,感染人数累计228人,涉及14个区。
一个小小的地下酒吧,可以传染数百人。
而因为这数百人牵连的数千人,14个区域,数百个小区、工作单位、娱乐场所、购物点......关闭的关闭,封控的封控,无数人卷进一场生活停滞的混乱中。
起因只是进入酒吧的人员明知自己咳嗽发烧,依然隐瞒身体状况,反复出入。
除了对自己以及他人生命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的极大不负责与轻视外,想不到还能有什么正当理由。
无视、故意、轻蔑......这些视旁人于无物的作乱分子使大批的防疫成果被破坏,疫情当前,所有人只能因为这一个人的“放纵”从头再来。
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愧悔之意。
甚至认为自己“没有错,遵守法律法规”。
“千里投毒”的曾某,从上海飞到昆明,几个小时跑遍了四个区,吃饭、喝咖啡、逛街、聚会,随后被发现感染。
和他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也全都遭了殃。
面对网友的谴责,他本人表示委屈,“有多人辱骂我”。
然而在从一地飞往另一地,没有自我隔离意识,而是下飞机后便只顾个人享受,连带着昆明大片区域也因为封控检测陷入忙乱之中。
很明显,曾某的行为并没有把“非必要不离开”当回事,尤其是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当下,甚至没有任何防范的意识。
不该骂?
该。
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严重伤害了别人,无法做到自我约束又不能负担如此高额的损失,怎么不该被指责,又何来委屈?
疫情早日结束明明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但有时破坏这一美好心愿、使一切推翻重来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
04
既然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就不可能再得意洋洋,逍遥法外。
凡事总有代价,人也总要为自己的私心付出点什么。
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明确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等待那些无视规定、肆意妄为的人的,是更为严苛的惩罚。
但就算没有法律这根红线,我们就可以把防疫规定视为无物了吗?
继原始的新冠毒株以后,奥密克戎“加冕为王”,成为新冠的新一代威胁。它传染性极强,逃逸能力远大于原始毒株,在“躺平理论”的弱化下它已经变成了“大流感”的代名词,这也给了奥密克戎传播更多的可乘之机。
无论是隐瞒不报还是冒名顶替,都会不可避免的有以下两点危害。
一、感染病例不能被及时发现,治疗延误,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二、不能及时发现病例并实施相应管控,其社会活动导致疫情扩散,增加了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如发生在服务类行业从业人员中,可严重危害到社会经济生活正常化。
请在随意行事之前,想想自己,想想身边人,想想那些看似毫不相干但息息相关的人们。
可能因为你的一次疏漏,他们就要失去工作,延误某些事重要的时机。
可能因为你的一次轻视,整个区域都要陷入瘫痪,不复往日的活力。
这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个人无法想象也无法承担的。
遵守法律法规,更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守住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期盼。
“待到云开雾散时,守得清心待月明。”
为了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取得完全胜利,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
医学之声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医学之声
与180万医者一起
每天成长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