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1 03:12:02
云主机 https://www.changxingyun.com
爱酒的文人墨客众多,绣口一吐似有似无地带着一丝醉意,翻开那些诗文典籍,隐约间仿佛总有酒香浮动。艺术是相通的,无酒不文章,似乎无酒也绘制不出千里江山的巍峨,无酒也难以描摹大千世界的壮阔。
爱酒的画家也大有人在,古往今来,多少画作都与酒有着莫大的干系,有些成为了美谈,有些成为了传说。
酒跟绘画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从汉朝时期就已有酒中有画,画中有酒的传统。尤其是到了唐朝时期,吴道子醉酒作画的典故,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有着“画圣”头衔的吴道子名道玄,画道释人物有“吴带当风”之妙,由于他能“穷丹青之妙”,唐明皇便命他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风景,吴道子应诏图嘉陵山水,他首先酣饮大醉,然后开始挥毫泼墨,最终一幅绝美的《嘉陵江三百里山水图》便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历代名画记》中说他“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痛饮一番之后,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他人累月不能完成的巨作,吴道子一日而成,无不表明以酒入画,如虎添翼,让画家的妙笔更添神韵。吴道子在学画之前曾随“草圣”张旭学习书法,其豪饮之习大抵也与其师不无关系。
唐伯虎是家喻户晓的风流才子,他名寅,字伯虎。诗文书画无一不能,曾自雕印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山水、人物、花卉无不精妙。唐伯虎总是把自己同李白相比,其中包括饮酒的嗜好,他在《把酒对月歌》中写道“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想必幼年时就纵酒的唐大才子也是位千杯不醉的酒中高手。唐伯虎晚年工诗文书画,其山水人物,笔资秀雅。曾筑室桃花坞,日与人饮,酒兴大作之时,欣然命笔作画,远近争誉。相传,晚年后,他不大喜欢为人作画,求画者往往携酒而来,需与之“酣酒竟日”,才得到一张画。
明代的吴伟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画家,时人称:“伟好剧饮,命妓,值其饮或经旬不饭。人欲得伟画者,则载酒携妓往。一日被诏,正醉,中官扶掖入,踉跄行殿中,上命作《松泉图》,伟跪翻墨汁,信手涂成。上叹日:真仙笔也。”好剧饮狎妓的画家能得到御赐印章“画状元”,可见其酒后之画如何了得,方可恃才傲物,不顾礼法。
以画竹兰著称,写过“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一生也与酒结缘。他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颇具自传性的《七歌》中写道:“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年少,终日击鼓吹竿笙。”去官以后,他以卖画为生,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自在作画,潇洒人生。
画家们追求灵感,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酒具有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吴兴钱选能画嗜酒,酒不醉不能画,然绝醉不可画矣。惟将醉醺醺然,手,心调和时,是其画趣”;水墨大家徐渭“史生亲携八升来,如椽大卷令我画。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春雷。”有了美酒的滋润,画家们往往能够心手调和,更得画趣。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酒不过是杯中之物,不过对于艺术家而言,酒可能是他们的灵感缪斯,是这个世间最不能缺少的一抹颜色。醉笔染丹青,山林也有微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