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总理,在卸任前后,为何“判若两人”?

2022-12-17 21:21:00

各个国家行政、立法制度各不相同,都是为了适应本国国情而诞生的制度,经过数十年实践、检验并深得民心。中国作为国情极其特殊、复杂的国家,近代时期曾先后效仿过欧美资本主义的内阁制度。

以及苏联创建的社会主义制度,结果都证明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在毛主席等革命先辈的探索下,新中国使用独属于自己的体制,为了更好处理国家政事还确立了国务院,而国务院最高领导人被称为“总理”。

自新中国成立第一天起,周恩来总理便肩负着国务院总理的职务,每天都为了处理政事而操劳不已,很快身体便承受不住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量。

周总理病逝后,有许多位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领导人接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位,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必定是第五位国务院总理,无论是才华、声誉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他便是朱镕基。

01

朱镕基虽为国务院总理,可他也有一段悲惨、凄苦的童年经历。1928年,朱镕基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书香门第,相传他的祖父曾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父亲则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备受乡亲们的尊敬。

可在他出生后没多久,父亲便因为染上肺病变得虚弱不堪,为了治病花光了全家的积蓄,最终父亲还是含泪离世。不久后,母亲也因为染上肺病再加上精神受到打击,紧随朱镕基的父亲离开了人世,从此朱镕基便成为了孤苦伶仃的孤儿。朱镕基的伯父于心不忍,便将侄子接回来亲自照顾,掏钱供他读书学习。

朱镕基很是争气,他13岁时便考上了长沙最著名的私立学校广益中学,甚至连续多个学期都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这也让伯父很是欣慰。

三年后,朱镕基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据说这里的学子半只脚已经迈入了名校的门槛,可见朱镕基的才能有多么出众。

三年后,朱镕基完成中学学业,考入清华大学机电系,并在学校里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当即便立下了参与革命的理想信念,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的申请书。

02

在清华大学里,朱镕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他没有像同学那样留在北京工作,而是主动申请到东北地区援建,担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的一名干部。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朱镕基辗转于国家计委燃动局、机械局等多个岗位,为自己从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在特殊时期他被革除职务,并下放到基层参加劳动,错过了晋升的最好时机。

七十年代末,朱镕基重返中央工作,不过上级经过长期考察对他早已另有安排,那便是让他担任上海市的领导干部。

上海作为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它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藏在暗处的问题,需要一位英明的领导人为它把脉治病。

朱镕基被任命为上海市委书记后,亲自到上海基层进行走访调查,他从不大张旗鼓、高调行事,也不参加领导干部、商人们举办的酒宴,更是对那些企图行贿的人嗤之以鼻。

为了尽快铲除上海发展的弊病,朱镕基常常在外奔波工作,就算再苦再累也和普通工作人员一同吃住,一边吃饭一边与工作人员们探讨问题,这一幕让各界领导干部都惭愧不已。

03

在朱镕基的改革下,上海市重新被注入发展活力,他的政绩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并在1998年被推选为新一任的国务院总理。彼时中国正面临改革的关键时期,朱镕基身上承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甚至还当着公众媒体的面直言自己要和贪污分子抗争到底。

经过朱镕基的大力整顿,中国金融领域得到了极大改善,那些利用金融体制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的人员也被绳之以法,朱镕基刚正不阿、雷厉风行的从政手段震慑住了许多图谋不轨的不法分子。

在身居高位期间,朱镕基不仅对外人,就连对家人都是铁面无私的态度,不管是亲朋好友前来向他求情,他也都一一回绝,不会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人谋私牟利。可在朱镕基辞去职务后。

他却像变了一个人一般“判若两人”,日常生活里都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老人的感觉。在路上遇到认出自己的街坊邻居,朱镕基都会亲切地向他们打招呼问候,丝毫没有从政时的铁面无私。

结语

朱镕基的转变如此之大,我想或许是因为他的童年经历让他不敢松懈,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才能不负中央、人民对自己的期望。如今朱镕基已有九十多岁高龄,他选择不再过问政事,每天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和平精英充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内丘百科网版权所有